一、舆情反映的问题
2025年8月21日,抖音账号“内蒙古晨报”发布视频,标题为《赤峰市林西县一热电厂拉煤两个月未苫盖防尘网》,并配文:赤峰市林西县一热电厂在拉煤过程中,两个月未苫盖防尘网。热力公司工作人员称,从6月开始,一直在拉全县供暖储备煤,拉完后准备苫盖。当地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称,扬尘肯定在监管范围内,具体看环评和相关法规对扬尘的规定,我没办法接受采访。
根据视频拍摄的内容,舆情反映的热源厂为林西县恒泰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热源厂(以下简称“恒泰第二热源厂”)。赤峰市生态环境局林西县分局已于2025年8月22日上午8时许接到属地县委宣传部门的舆情通知,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
二、现场调查情况
经现场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部分属实。舆情反映的“原煤露天堆放”问题属实,“两个多月未苫盖防尘布”问题部分属实,林西县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办法接受采访”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
(一)企业基本情况
恒泰第二热源厂位于赤峰市林西县南工业园区,主要功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冬季集中供热服务,设计供暖面积约21万m2。恒泰第二热源厂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于2025年6月27日由赤峰市生态环境局林西县分局予以批复。目前,该建设项目尚未建设完成。检查时,恒泰第二热源厂内已完成60吨锅炉、空压站、脱硫塔、50m高烟囱和布袋除尘器等设施的建设,脱硝设施、烟气在线系统及贮煤库未建设。锅炉、脱硫塔、厂房等生产设施均位于恒泰第二热源厂南侧,储煤区位于厂区北侧。林西县恒泰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在储煤区域周边,即厂区东侧、北侧和西侧建设了8米高的防风抑尘网,储煤区南侧为锅炉等设施。
(二)现场核实情况
现场检查时,恒泰第二热源厂厂区北侧及中心区储存有原煤,与舆情反映的“原煤露天堆存”情况基本一致,原煤实际堆放高度已明显超出8米高的防风抑尘网。执法人员在厂区北侧原煤堆的东北角及北侧边缘发现多处破碎的防尘布残片。经与企业现场负责人核实,为保障供暖筹备期间的原煤临时储存需求,该公司自2025年6月份起,开始转运并存储2025-2026年度供热季所需原煤,采取了防风抑尘网+防尘布苫盖的方式,减少原煤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因近期降雨和高温暴晒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原苫盖用的防尘布破损,未及时补充更换。结合周边踏勘及防尘布破损情况判断,储存的部分原煤存在苫盖防尘布破损不能有效防止扬尘污染问题。舆情反映的“两个多月未苫盖防尘布”存在部分信息偏差,该公司曾对部分原煤采取苫盖措施,非一直未苫盖。
经向林西县分局执法人员于*波(涉事通话人)核实,其于2025年8月21日9时30分左右,接到一名女性手机号码来电,该女性称自己为内蒙古晨报社记者。因接电话时无法核实当事人的记者身份信息,所以于*波将其视为日常举报电话,与来电者进行沟通。通话初期,该女性就恒泰热力第二热源厂的日常监管情况、砂石贮存相关要求等问题进行问询,于*波依照相关规定逐一作出解答。在沟通过程中,该女性明确其实际意图为针对上述事项开展新闻采访,于*波向其说明:若此次联系是提供环境违法线索举报,可按照线索受理流程接收相关信息;若为新闻采访,根据属地新闻采访管理规定,需先通过林西县委宣传部完成记者身份核实,再由宣传部统筹安排采访事宜,以确保采访流程合规。随后,该女性将电话转接至一名男性,该男性接过电话后表示“未接到过需经县委宣传部核实身份的通知”,于*波再次向其转述了关于新闻采访的合规要求,明确需通过指定渠道完成身份核验及采访安排,但该男性认为此要求属于“拒绝采访”,未进一步沟通便直接挂断电话。综上,舆情反映的“当地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称,我没办法接受采访”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三、查处及整改情况
(一)存在问题查处处置情况
针对林西县恒泰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热源厂原煤露天堆放高度超出防风抑尘网防护范围、未有效采取防尘措施问题,赤峰市生态环境局已于2025年8月22日立案调查,目前正在履行相关程序。
(二)企业整改情况及整改计划
2025年8月22日现场检查时,企业负责人现场表示将立即对原煤采取苫盖措施,并承诺于3日内完成所有露天原煤的抑尘网全覆盖工作,并建立防尘设施日常检查维护机制,定期检查防风抑尘网、防尘布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及时更换,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2025年8月25日,执法人员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现场复核时,该公司已对露天堆放原煤采取了全覆盖措施。
四、持续跟进督办情况
下一步,林西县分局将持续加强对林西县恒泰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监管,督促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对其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
附件:现场前后对比图
整改前后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