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数据归集,确保评价有制度。严格贯彻《全区生态环境领域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统筹指导推进参评排污单位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归集,并采取以旗县区初评、市级复核的方式仔细核算分值后拟定信用等级,为生态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已归集全市726家排污单位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并全部评定信用等级。二是深化激励惩戒,确保监管有精度。对评价结果为诚信单位的排污单位,采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专项资金、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降低执法检查频次等激励性措施,给予正向政策鼓励;将评价结果为警示单位、不良单位的排污单位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管力度,纠治不良排污方式。目前,全市共将52家排污单位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327家排污单位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三是优化信用修复,确保帮扶有温度。及时对企业失信行为整改完成情况进行核实,第一时间出具修复意见,降低企业信用修复成本。同时,主动对接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机制、修复步骤及等信用修复常见问题讲解,指导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信息修复工作,积极帮助失信企业早日回归正轨。目前,累计发放环境信用类相关宣传材料1100余份,出具信用修复审核意见23份,助力23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