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赤峰市生态环境局启动“一擎四驱”治水模式 守护碧水清流

发布日期:2025-10-30 10:58 来源:水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水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切实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赤峰市生态环境局积极作为,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实际行动守护一方碧水

今年年初冰雪消融、生态调水带来水质波动。3月至4月,受气温回升融雪径流和西辽河调水等因素影响,我市部分河流水质出现波动,部分国考断面出现超标情况。面对严峻的形势,赤峰市生态环境局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启动“一擎四驱”治水模式,即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引擎,以“监测预警、排查整治、重点时段污染管控、强化涉水企业监管”为驱动,系统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扭转优良水体比例下降趋势,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构建长效管护体系,强化监测预警按月研判国考断面水质,按季度发布预警信息,建立“月度排查+预警监测”机制,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污染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确定104家涉水企业为重点监管单位督促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规范运行,及时申报自治区监督平台进行问题销号。

二是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开展融雪期面源污染清理整治。印发《关于加强2025年重点时段地表水环境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联合多部门开展融雪期专项治理,累计清理河道90余公里、畜禽粪污及垃圾8000余吨。

三是精准溯源科学施策,开展超标断面专项整治。针对海日苏、索博日嘎苏木等超标断面,联合旗县区分局出动90人次,开展问题摸排,确定问题清单,组织开展整改。对非人为原因引起的超标,积极向国家提出申诉。对原有的266个入河排污口开展整治“回头看”,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9.3%,将新排查出的7个城镇雨洪排口纳入监管,切实拧紧入河前最后一道阀门

四是以总量减排推动水环境改善,协同增效筑牢碧水根基。推进实施水主要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印发《关于做好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通知》,推进减排项目,及时填报国家减排系统,目前拟上报减排项目13个,预计减排化学需氧量1925.8吨,氨氮185.09吨,为新上项目腾出总量空间。以源头控污、系统治理为抓手,持续夯实碧水根基,让每一条河流都成为滋养民生的生态纽带。

经过半年的努力,全市水质改善成效显著,生态屏障更加牢固9月底,国家监测数据反馈显示我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实现明显提升:优良水体比例4月份的65.2%提升至82.6%提升了17.4个百分点,阶段性优于国家和自治区考核目标11.8个百分点水体比例4月份的8.7%降至0%,优于国家和自治区考核目标8.3个百分点;西拉木伦河作为西辽河的重要源流,其上的海日苏断面水质由提升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治水之道是重要的治国之道”下一步,赤峰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持续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以更高标准推进水污染防治,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